AI风吹进医疗,相关公司股价已翻倍,但基金经理尚在谨慎关注

AI风吹进医疗,相关公司股价已翻倍,但基金经理尚在谨慎关注

狼秋叶 2025-02-21 百科报 18 次浏览 0个评论

界面新闻记者 | 杜萌

随着DeepSeek概念的持续发酵,AI的风吹到了医疗板块。2月18日,瑞金医院携手华为共同发布了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,对病理的诊断用时将缩短至秒级。

从市场表现来看,自2月4日至2月19日,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,医药板块涨幅为5.23%,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3.23%。具体到个股表现来看,自2月以来已有多家医疗领域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,加速公司智能化转化,这也使得AI医疗板块成为节后A股亮眼的主线之一。

截至2月18日收盘,医疗信息化龙头卫宁健康(300253.SZ)的股价从6.82元涨至12.4元,接近翻番。2月10日,该公司在官网宣布发布医疗大模型WiNGPT2.8和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2.1,全面对接DeepSeek,助力AI医疗突进之路进入快车道。

除了信息化领域,医疗影像、医学检验等领域相关概念股也在DeepSeek热潮带动下表现强势。在医学检验领域,迪安诊断(300244.SZ)2月以来涨幅接近90%,金域医学(603882.SH)涨幅也超过50%。

2月7日,华大基因(300676.SZ)与来自易方达、华夏、嘉实基金等诸多机构的175人进行了电话交流会。华大基因表示,基于过往基因组数据与AI算法进行有效结合,有利于医疗机构与个体进行精准健康管理,加速精准医学的发展,助推生命科学的数智化进程。

AI风吹进医疗,相关公司股价已翻倍,但基金经理尚在谨慎关注

搭上AI的东风,医疗板块终于迎来资金净流入。Wind数据显示,截止2月18日,市面上现有的51只医疗ETF(上市LOF也合并统计)中有14只迎来资金净流入,其中大成恒生医疗保健ETF自2月5日以来涨幅为14.18%,净流入资金7531.12万元。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同期涨幅为4.01%,净流入资金3025.75万元。

对于医疗板块的投资者来说,苦守四年是否能迎来春暖花开?以近期资金净流入较多的ETF来说,经过春节后的这一波涨幅,仍有不少仍处于亏损状态。2021年上半年建仓的多只中证医疗ETF自成立至今的浮亏均在40%以上。

AI风吹进医疗,相关公司股价已翻倍,但基金经理尚在谨慎关注
表:自2月5日以来多只医疗ETF迎来资金净流入 来源:Wind 界面新闻整理

“自2021年高估值泡沫破灭后,医疗板块成为市场和投资机构都嫌弃的行业,甚至业内流传着‘医药研究员辞职去送外卖’的故事。我们内部认为,此次AI医疗不仅是技术革命,更是医疗产业价值链的重构。在政策、资本、技术的三重驱动下,这一赛道有望持续诞生十倍股”。某公募医药研究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

AI医疗是不是噱头?将会在哪些场景助力医疗领域质量的提升?

记者从工银瑞信基金处了解到,国内“AI+医疗”上市公司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产生测序和诊疗等医疗数据的工具和服务商,另一类是引入AI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的药企,如新药研发企业通过AI提高临床阶段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。目前来看,AI在生成式病历、导诊、助诊断等某些细分医疗场景的应用能够改善工作流和提高效率,但更多体现替代人工或专家库的作用,尚未出现颠覆性技术,如AI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、AI深度学习测序数据找到基因与疾病的联系等。

近日,美国著名投资人凯茜·伍德创立的投资机构Ark Investment发布《Big Ideas 2025》年度重磅报告,坚定唱多“AI+医疗”,对AI在生物医药领域展望乐观,并认为医疗保健是最被低估的AI应用。工银瑞信基金表示,从基本面来看,全球及国内医药市场投融资已迎来显著回暖。同时DeepSeek等AI技术与生物科技领域的融合,让“AI+医疗”风口来临。

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告诉记者,AI制药有望提高制药行业的研发效率,降低研发成本,改变创新药研发周期较长,盈利周期较长的问题,从药物发现到精准医疗,AI正在不断突破传统技术瓶颈,加速创新步伐,开启医药产业的新时代。同时,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,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,如辅助诊断、健康管理等。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,AI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提质增效和场景扩展,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细分领域,包括辅助诊断、影像、医疗服务、医药流通、互联网医疗和制药等。AI+医药迎来全面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投资机遇。

经过连续四年的调整后,医药板块当前估值、业绩、资金面均已在底部。截至2月19日,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1.17倍,低于历史均值7.33倍;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.74倍,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44.6%

东吴证券认为,当前AI医疗仍被显著低估。从成长性角度布局,主要集中在AI医疗、创新药领域;从低估值以及高股息角度布局,主要集中中药领域;从左侧角度布局,主要集中在原料药、部分CXO、医疗器械。

“从现在的资金流向来看,主要是场内的ETF比较活跃,这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变化。从基本面选股的层面,我们还是比较谨慎,现在重在调研。现在虽然行情火热,但板块内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却都是亏损,净利润也是减少。”某公募医疗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。

周思聪也认为,从长期来看,AI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医药信息化和医疗数据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,随着AI在医疗医药领域应用落地,相关公司业绩提升,会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潜力。具有数据优势、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公司有望获更高估值,但是形成稳态的估值区间预计还需要时间。”周思聪表示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,本文标题:《AI风吹进医疗,相关公司股价已翻倍,但基金经理尚在谨慎关注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