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丨一路高歌中,再出发

夜读丨一路高歌中,再出发

彻底脱轨 2025-02-07 简单报 13 次浏览 0个评论

时间的脚步总是拽不住,从每年除夕到假期结束,尤其像是冲刺。这可能是很多游子共同的感觉。我们像是用350多天的忙碌,换来一场盛大的梦。梦醒了,又该出发了。

多年过去,我已不再统计自己离乡的次数,但很多次经历的细节,依然鲜活地存在于记忆深处,像一枚枚书签,连缀成我的来时路。其中一条生动的线索,便是我坐高铁上听过的那些歌。

印象最深的,是刚上大学那年,爸爸妈妈送我去报到。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乡。当时,被心仪大学录取带来的骄傲,与对大学生活的向往,在我心里发酵成再也无法复制的少年意气。耳机里传出的歌声,是“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,最想要去的地方,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”。那是我高考前反复听的歌,也是我对未来许下的诺言。

在酒店住了一晚,第二天我跟爸妈一起到了学校。等到办完所有手续,在宿舍安顿好,已经是晚上。我陪父母走出宿舍门口,眼泪止不住往下流。那时的我还没意识到,从那一刻起,我们以后相聚的时光都会那么珍贵。回到宿舍,看到妈妈给我发的微信,“照顾好自己,马上国庆节了,放假就回来。”

后来很多次离乡,我的内心都没有特别大的波澜,但我总会听两首歌。一首是《理想三旬》,里面有一句歌词是“时光匆匆独白,将颠沛磨成卡带”;另一首是《老男孩》,“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”,特别符合游子的心境。

后来才发现,当时的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歌中的意蕴,因为人生之颠沛从来不止于现实中的赶路,还有生活中的一次次试错、心理上的一条条弯路、成长时的一程程跋涉。同样,少年思乡也并不仅是因为故乡本身。

还有一次情绪浓烈的经历,是读研的最后一年。那次开学,我将面临两项重大“人生工程”,一是为了就业而实习、备考,迎接秋招与春招的一次次笔试、面试;二是完成毕业论文,给自己的读书生涯画上句号。那次离乡,真是一趟充满不确定性的“远航”,列车驶过城区、村落、田野、江河,每一刻的我,都有一种“出征”的压力。我记得当时耳机里放的歌是《残酷月光》,我借用其中一句歌词发了一条朋友圈,“可没有梦想,何必远方”。好在,后来的结果还算如意,心里的期盼也得到了回响。

今年的这次离乡,是我情感最丰富的一次,似乎每一种情感都不浓烈,却彼此交织,酝酿成深厚的底色。

如果用文字形容,大概就是:我度过了职业生涯初期的几年,开始慢慢读懂“打拼”二字的意义。我尝试着跟自己第一次坐高铁奔赴工作岗位时的心态进行对比,最大的变化,是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渺小,看到了世界的多元,感受到生活的“水压”。

我明白,从今以后的离乡,我的目标再也不会是读书、保研、就业、毕业这样的单向度任务,我要承担起更多生活的责任,关于年岁渐高的父母、关于未来一个个重要的人生节点、关于我人生列车中的“乘客”,以及关于“把生活过好”这件事本身。

这一切,都需要我练就更宽厚的肩膀、塑造更坚实的肌肉、锤炼更强劲的心肺。我听着那首《无名的人》,哼唱着“离家的人啊,我敬你一杯酒,敬你的沉默,和每一声怒吼”,期待着又一年“当家乡入冬的时候,列车到站以后,小时候的风再吹过”。

离乡时听的歌,唱出了游子的心境;而离乡路上的心情,折射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态度。莫泊桑说过,“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好,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。”同样,离乡后的生活或许不会完全按照我们期待的样子展开,但也不会辜负我们的付出与努力。天下游子的很多愿望是有公约数的,那便是在远方打拼时,也能照顾好家乡的牵挂;再回乡时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很多人会把高铁、飞机、高速公路与梦想联系在一起,因为这些是游子每一次出发时心灵寄托的载体。每一位离乡的游子,都有一份对故乡的牵挂;每一次朝着世界的发力,都是在打磨自己的内功。致敬每一位游子,无论工作还是求学,都愿我们与远方对弈也举杯畅饮,与未来交锋且相谈甚欢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,本文标题:《夜读丨一路高歌中,再出发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